2020小升初面临的几个较大变化
2019-07-26 10:22:34
关键词:
小升初
自2018年公布新政起,2020已是第三个年头。 这一届的小升初将面临“全面取消初中招收特长生;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按公办普通初中的方式、按属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间进行招生”等多种升学途径夭折的状况。
期末成绩将采用ABC这样评等级的形式打分,学校不再公布期末考成绩。 这点相信考完5下期末,白云、荔湾、越秀、海珠等区全部或部分家长已经深有体会,其他区尚且不知情况如何,但是获取不到五下六上成绩,已经是大势所趋。 过往还说能找班主任试探下口风的,现今也只有闭门羹可吃。
没有“五下六上”期末成绩参考,没有“官方认定”的杯赛。 学校招录该从何下手?不经筛选,大规模举办活动?成绩无法与学校梯度相匹配,家长在给孩子择校时,又该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和挑选? 虽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是“路况”如何,谁也说不准!
“南海影视城”“野战”“登山”“海底探秘”、“海天酱油”“六六登山”“四会亲子游”“380”“599”……这些均是2019小升初活动的代名词。 “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已经是一种常态,这些层出不穷的活动形式,在2020小升初只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更为晦涩隐秘。
生源保护这一点,其实在上面说的不公布“五下六上”已有体现。另一方面,2019年除了区属公办学校,部分民办也在招生简章或坊间流传的报名信息当中也有透露只面向本区招生的情况。 这或许将导致,跨区报考民办学校被录取几率降低的情况。民办招生采用“派位直升”的方式,是否将“普及”的广州,值得密切关注!
上面所述,尚且是已知的变化,或许在将来还会有更多变幻莫测的状况,现今无法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