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三大规律,轻松解决“年龄问题”
2019-07-31 11:13:00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年龄问题是小学的难点问题之一,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大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量,而年龄的倍数却年年不同。我们可以抓住“差不变”这个特点,再根据大小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运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有关年龄方面的问题。
解决年龄问题的规律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接下来,小九将通过不同的例题来列举年龄问题的几种情况并相应给出解题思路和解决办法。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
例一:
姐姐今年15岁,妹妹今年12岁,当她们的年龄之和是41岁时,妹妹多大?
解题过程:
姐姐妹妹年龄之和:
15+12=27(岁)
年龄之和到达41岁需要的年限:
(41-27)÷2=7(年)
此时妹妹的年龄:
12+7=19(岁)
例二:
大胖今年16岁,小胖今年14岁,几年前他们的年龄和是20岁?
解题过程:
大胖小胖年龄之和:
16+14=30(岁)
年龄和与20岁相差:
30-20=10(岁)
几年前年龄和是20岁:
10÷2=5(年)
例三:
哥哥4年前的年龄等于弟弟6年后的年龄,哥哥4年后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37岁,哥弟今年各多少岁?
解题过程:
兄弟俩的年龄差是:
4+6=10(岁)
兄弟俩今年的年龄和是:
37+3-4=36(岁)
弟弟年龄的二倍=兄弟俩年龄和-兄弟俩年龄差
弟弟的年龄:
(36-10)÷2=18(岁)
哥哥的年龄:
18+10=28(岁)
年龄问题用方程做更清晰,不过年龄问题主要针对于小学生,所以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算术法